放置封堵器会造成器械相关血栓吗?
目前封堵器的材质大部分都是记忆合金,其中包括钛合金,上面的封堵包膜一般都是聚乙烯膜,它的塑形很好,相容性也很好。
最近研究发现,器械血栓是有一定的发生率的,之前《JACC》发表了一篇文章,它报道了器械相关的血栓竟高达7%。
我认为这是抗栓治疗的个体化、不标准化造成的,后来我们业内的专家仔细研读了这篇文章,发现可能是他纳入的病人标准尚不规范以及术后的抗栓治疗有待商榷。
最近法国发表了一篇研究,它报道的器械相关血栓是3%左右,这个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今后也希望我们进一步的去规范左心耳封堵术后的抗栓方案,尽可能的减少器械相关的血栓。
因为我们研究显示,如果发生了器械相关血栓,会使卒中的风险升高四倍左右,这对患者来说是很危险的。
我们的团队会密切地对术后的患者进行随访、跟踪、监测,避免他形成器械相关的血栓。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就是寻找那些术后相关血栓的高危的因素。
目前我们发现左心功能不全可能会导致它的血栓高发,我们需要寻找这种高危的病人,提前进行干预,防止器械血栓的发生。
封堵器周围血栓如何处理?
如果发现了器械血栓,可以短时期内进行强化的抗凝治疗。我们也接诊过这样的患者,给他强化的溶栓剂量的抗凝治疗之后,发现他的器械相关血栓可以溶开。
溶不开的慢慢就贴壁,紧紧地包绕在封堵器周围,也是很稳定的。目前来说,没有发现需要取出封堵器的情况。
左心耳封堵术后的内科治疗
目前规范的抗栓方案是术后45天进行抗凝治疗,45天之后到术后的半年是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半年之后推荐阿司匹林长期治疗。
其实房颤的患者即使做了左心耳封堵术,术后半年之后也是需要阿司匹林的,因为他会有一些高血压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危险因素。抛开手术之外,他也需要进行阿司匹林的二级预防。
封堵术的优势在哪里?
如果我们接诊到一个非瓣膜性房颤的患者,可以给他如下的选择,是进行抗凝治疗还是进行左心耳封堵治疗。
左心耳封堵术目前的手术价格在10万左右,而且尚未纳入我国的医保,那一些经济状况一般的患者可能就会选择抗凝治疗。
但是通过很多国内外的大型临床研究显示,通过药物经济学比较分析来说,左心耳封堵术还是获益的。
比如说PROTECT-AF研究发现,患者分为两组,一部分是抗凝治疗,一部分是左心耳封堵治疗,比较术后卒中的发生率、心血管死亡、全因死亡发现,随着随访时间越来越长,左心耳封堵就彰显了它的优势,和华法林相比,使患者的卒中风险有了进一步的下降,不但减少了心血管死亡,还降低了患者的全因死亡。
日积月累的吃这些抗凝药,几十年下来,它的售价有可能还超过了左心耳封堵术的器械的价格。
吃华法林,每周或者每个月要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这些会给病人造成时间上和经济上的负担。
一旦发生出血,对患者的健康和经济也会造成一些影响,所以时间越长越彰显出封堵术在非瓣膜性房颤患者预防血栓上的优势。
《老师来了》是TopMD为医生出品的一档短视频栏目。老中青三代医生从疾病的鉴别诊断、病历书写、医患沟通、手术技巧、治疗进展几方面进行探讨,分析临床经典案例,进行多学科MDT,解决痛点,轻松学习。同时,栏目还分享医生工作生活趣事及所见所闻,丰富医生的业余生活。